6月22日,档案馆党支部开展以“改革开放向前走”为主题的线上学习活动。讲座由我校1980级工业经济专业校友、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学民主讲,党支部书记赵喜玲主持,全体党员参加。
刘学民从“为什么要改革开放”展开,带领大家分析了我国在更高发展水平上面临的艰巨挑战,指出在改革开放前进的道路上,必须要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。结合当前最受瞩目的两个改革高地——海南和雄安进行剖析,详细阐述了改革、发展、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,理清了改革的逻辑,提出“改革是靠原则推动的”这一观点,以及如何平衡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。
通过此次讲座,党员们深入了解和学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脉络,并被刘学民校友在深圳数十年的创业历程所感动。党员们表示,要立足本职岗位,勇于接受挑战,善于思考问题,改革创新工作方式,不断提升工作水平,在改革开放新阶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耿硕:刘学民校友的讲座,深入浅出,通俗易懂,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原因、过程以及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,特别是使我对于改革、发展、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。我们这一代享受着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带来的巨大福利,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变革的种种挑战。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,面对两个大局,我们要思考个人如何成长,适应社会发展,也要思考如何提升工作水平,更好地服务学校和服务社会。
黄少卿:刘学民校友讲到,改革开放不管怎么具体实施,其最终目的是经济发展、人民幸福,这点特别引人深思。在改革和发展、稳定的三角互动关系中,三方交互同步进步是理想,此消彼长是经验的现实。面对这样的局面,作为改革者更应该重视改革成本有谁承担,改革红利有谁享有的问题,财政转移支付能够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,产业政策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产业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,但是城乡间、人与生态间、劳资间等等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。马克思主义指出,生产关系,即分配问题如果不能合理处理,也会影响生产力发展,即经济发展问题,刘学民校友从此出发对听众问题的解答同样留足了讨论空间,这是我们既作为共产党员,也作为中国社会经济活动的普通参与者、消费者需要进一步思考讨论的问题。